胃肠不怕饿,但是怕吃撑。
所以晚餐吃太饱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容易导致能量过剩而发胖。而且还会加重胃肠以及心肺代谢负担,对人体五脏六腑形成压迫感。
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之后,胃肠还需继续蠕动来消化食物。长期晚餐进食过饱,或者吃得太晚,吃饱就睡,吃夜宵等,会严重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功能,人体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佛祖释迦摩尼称早餐为“天食食”,午餐为“佛食食”,而把晚餐称之为“鬼食食”,规定一天只吃两餐,即早餐与午餐。
在我国民间也有“过午不食、饿治百病”的说法,所谓的“饿”,事实上也就是不吃晚餐的意思。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晚餐往往是最丰盛的,也是一日三餐当中吃得最奢侈的,对人体健康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晚餐可以这样吃,身体才更健康
1、晚餐要吃早
建议时间控制在傍晚的5——7点之间,最晚不要超过7点;晚餐距离睡眠的时间应不少于2个小时。
2、晚餐要吃少些
尤其是中老年人,晚餐进食7分饱即可。就是感觉到不饿即可,切不可吃到撑,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晚餐不要吃太好
建议肉类食物保持在100克以内(包括禽蛋),最好不要吃肥肉。
多吃些新鲜的蔬菜与瓜果类食物,最好有1份绿叶蔬菜。
主食可以喝些杂粮粥,或者吃些粗粮,比如玉米、芋头、番薯等食物。少吃些精米或精面类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
4、晚餐要清淡
首先是要少油、少盐、低糖、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或含糖较高的饮料。
其次是不要吃油炸、烧烤、油煎类食品。
晚餐不要叫外卖,或者是吃自助餐,自己烹饪更健康。
5、不要吃饱就睡
吃过晚餐之后可以躺下,或保持半躺的姿势,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即可。之后如果有需求可以喝些水,吃些新鲜的水果。
30分钟之后,需要进食适当的活动。饭后一小时左右,可以进行稍微剧烈的运动,比如慢跑、跳广场舞等等。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排空肠胃。
晚餐不吃或者只吃瓜果是否更健康?
在某自媒体平台看到一个段子,说:“晚餐只吃黄瓜,想吃多少吃多少。”
晚餐吃多确实很容易发胖,因为晚上人体对能量的需求非常低,如果晚餐收入过多的能量,肥胖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晚餐要控糖,控油,减少热量的摄入。
然而晚餐只吃水果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晚上人体基础代谢同样需要消耗热量,而且人体修复功能离不开蛋白质,只吃水果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需求。所以,少吃不代表完全不吃。
一个简单的检测基础代谢率的方法
所谓基础代谢,就是指人体在非运动或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可以这样来测量。
在晚上睡觉前称一下体重,然而在早上起床之后,不上厕所,也不喝水的情况下,称一下体重。用昨晚的体重减早上称的体重,如果差大于0.6,说明基础代谢功能还是不错的。
但是“梦游”的情况要除外,只有处于睡眠状态下,检测的才是基础代谢。如果午夜有运动,或者较长时间的活动,能量消耗自然会更高。
一般而言,基础代谢率越高,晚上对能量的消耗越多,越不容易肥胖。当然,基础代谢率高,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总而言之,晚餐还是要吃,也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不要单纯地吃水果或蔬菜。为了更好地控制热量,可以吃些粗粮,少量的瘦肉或豆制品即可。
原标题:来自核能气质少年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