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
有些人年复一年安静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匠心造物的过程中,听从内心的安排寻找生命的舒适感
真正的匠人 总是我们身边最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早上七点半,杨师傅带着工具从家出发,今天要去的工地在金鹏珑玺台,业主家做的是艺术涂料。杨师傅的车并不小,但里面装了满满的工具和涂料桶。“很多工具都需要用,多带些有备无患”。
天渐渐亮起,杨师傅的一天从晨光和熙攘的车流中开始~
小编到达工地现场时,杨师傅已经准备好施工了;地面墙面窗户等处都做了施工保护。
梯子、涂料桶、腻子刀等工具材料,整齐的摆在施工现场,等待着杨师傅发挥他们的价值。
杨师傅熟练地使用腻子刀,将涂料从桶里涂抹至墙上,艺术涂料工序复杂,一趟施工下来,一面墙要做四道工序。
底漆、批腻子、一遍又一遍的打磨出花纹,每一项工作在外人眼里都如此机械枯燥、甚至无聊乏味,而这些工作,杨师傅一做就是八年。
杨师傅并不是滁州本地人,14岁那年从老家亳州来到滁州,一开始是在厂里工作,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了涂料行业,而这一步,一走就是多年。
我们常说只有热爱一件事,才能将这件事做好、做优、做到极致。而杨师傅,就有着这样的热爱~
杨师傅回忆起多年前和老师傅学习的经历,一般学徒可能需要一年、两年才能独自施工,杨师傅只学习了半年时间,就做到独立接手施工。
杨师傅说到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以前做的比较多的是硅藻泥,三棵树开业后就在这边做起了艺术涂料。做了那么多涂料,接触了那么多老板,杨师傅直言“三棵树让人觉得安心”。
在施工现场小编个人没有闻到过任何刺鼻味道,师傅施工也从不带口罩;做三棵树漆的业主做完之后大多都是好评,这也让师傅更有成就感,更愿意继续在三棵树工作。
在现场小编还见到了业主,业主说道,这个房子比较着急,所以特别选择了环保性能更好的三棵树,用着放心。
杨师傅今年31岁,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在滁州有个稳定的工作;在提起未来有没有想做再做点别的事时,杨师傅摇了摇头,“你看我的朋友圈都是工作”。
当我翻开杨师傅朋友圈时,都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展示,每一个视频都透露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这份工作也成了杨师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
把工作做成了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热爱
每一次用完工具,杨师傅都会用抹布把工具擦干净,再用水清理抹布。
当天室外温度低至零下,室内也冷得伸不开手,但杨师傅说这还不是最难的,前几天才是真的冷,甚至手都冻裂了。
和杨师傅一起工作的是王师傅,两个人一起施工也让漫长的一天多了些乐趣;二人经常相互配合,共同施工同一个项目。
午餐时间基本上都是直接在施工现场点外卖,大桶为桌、小桶为椅,杨师傅和王师傅的午饭就这样在工地解决了;虽然不太正式,但却节省了很多时间。
杨师傅吃饭时,手上还沾了些涂料,杨师傅说这个涂料很难洗,通常衣服穿到工地就绝对会变成工作服。
短暂的午休结束后,杨师傅和王师傅继续开始工作,又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漆、打磨与等待。
下午的阳光伴随着工具与墙面的摩擦声,待在工地现场的小编犯起了困,而这些都是杨师傅最平常的生活。
一面墙做完后需要撕掉上层的保护膜等待刷顶,在窗户、阳台、边边角角地方更要用小刷子处理毛边。
时间在工具与墙面的摩擦声中一点点过去,亮起的灯泡意味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杨师傅拆除了窗户的保护套,今天的施工逐渐进入了尾声。
越是快收工了,越是不能马虎,杨师傅还在仔细的打磨着边角,“每一户都是我的作品,都要用心对待”。
杨师傅与王师傅清理了施工工具,收拾好要带到下个工地的工具,准备结束今天的工作。
昏暗的灯光下,看着工作了一天的两位师傅,不禁想到杨师傅说的一句话:“做这行很苦、很累,很少有坚持久的,很多人都是中途退出了”
小编:“那您应该算是经验老道的师傅了吧?”
杨师傅摇摇头,谦虚的说道,“比我厉害的太多了。”话音刚落,继续默默地收拾工地。
当跟着师傅们出去时,才发现外边的天已经黑了;这个工地还差最后一道工序,还要再来;明天还有别的工作,还要再去。
和早上来时一样,杨师傅载着工具,消失在车流中。
在这个速度快、选择多的时代,依然会有杨师傅这样的人,静静地、慢慢地,专注于一件事。
所谓匠心,就是不惧枯燥和漫长;为接近极致,倾注全部。
《匠人》第一期
杨师傅
把工作做成生活
三棵树福利
评论区评论“三棵树 马上住”
随机抽取10位幸运网友获得“三棵树地垫1个”
1月22日开奖
扫码添加小猫猴子
获取开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