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00|回复: 0

退役不褪色,忠诚勇担当——2020年度“安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0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 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总 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讲好退役军人故事,营造见贤思齐、尊重尊崇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退役军人自觉珍惜荣誉、永葆本色,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12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安徽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安徽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

微信图片_20201210101337.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任务,安徽广大退役军人发扬光荣传统,迎难而上、向险而行,充分展示了“退役不褪色”的初心本色和“听党指挥、英勇无畏”的忠诚担当。为弘扬时代主旋律,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奋斗新时代,确定发布仪式主题为“退役不褪色,忠诚勇担当”。

微信图片_20201210101451.jpg

2020年的“安徽最美退役军人”共有1个集体和9名个人,分别是庐江抗洪抢险突击队一分队(陈陆、王松、常青、李俊杰、李顺)、石李峰、王迪、朱月信、王健、李经邦、叶兴旺、宋良友、严明友、戴清等,全部来自各行各业安徽广大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

他们中既有洪峰中不惧牺牲、守护人民的钢铁卫士,也有危急时刻、向险而行的逆行者;既有弘扬时代新风、建树时代标杆的行业尖兵,又有扎根基层一线教育扶贫、决胜小康的脱贫先锋;既有深藏功名、淡泊见初心的抗美援朝老兵,又有捐资助学、播撒红色火种的“中国好人”。以“最美退役军人”为代表的广大安徽退役军人,自觉秉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人生不同阶段和岗位上建功立业,用坚定的信仰传递军魂的精神光芒,汇聚成退役不褪色、忠诚勇担当、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发布仪式共分开篇、发布、激励三个章节,采用视频展示、互动访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安徽最美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其中“发布”章节按照《向险而行》《行业尖兵》《脱贫先锋》《初心永驻》等4组进行,每一组专门安排了致敬环节,让获评人物接受人民群众的崇高敬意。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曙光、省军区副政委杨学伦,以及安徽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负责同志为获评人物颁发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201210101420.jpg

发布仪式现场观众纷纷表示,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用智慧和汗水、鲜血和生命,为国家独立、民 族解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深藏功名、不改本色的英雄模范。“要以“最美退役军人”为榜样,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把英雄精神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01210101359.jpg

来源: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兵心映党徽 赤诚报社会
                  ————严明友先进事迹简介


漫漫教学路
1952年秋天,严明友从部队转业到盱眙县文教科当会计。但是,他并不留恋舒适安逸的机关工作,却萌发了要当教师的念头。他强烈要求到艰苦的学校去教书。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他仅当了63天的会计,就打起背包高高兴兴地去了盱眙县高庙区小学教书。1955年秋天,严明友因母亲有病,要求调回定远县工作。1956年春天在藕塘小学教书,后来又调到年家岗小学教书。“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学生们是小树苗,自己是园丁,他深知自己有责任把学生们培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从1964年起,严明友老师先是在年家岗小学教书,1969年调到朱湾小学教书,主要教政治、音乐。1970年,他被调到朱湾中学教书。1978年朱湾中、小学分开,严明友要求教小学。

1990年严明友老师退休以后,在讲台上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义务教学。他除了在朱湾小学代课外,还先后应邀到马岗小学、汪刘小学、宋岗小学、复兴小学去教政治、历史、音乐课,不要学校任何报酬。他每天身背挎包,步行去上课,最近的有5华里,远的11里路。路远的,中午在教室休息一下,吃自带的干粮,从不让学校招待自己吃一顿饭。自2000年以来,严老师主要在复兴小学教音乐课,早出晚归,来回20多华里。现在,严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每星期坚持去一天,上四节课。


严明友老师喜爱音乐,吹弹唱都精通。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更好地教学生学习音乐,严老师买了一架钢琴,并于2006年至2008年,利用暑假自费到北京昌平区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培训班,先后花去10000多元钱培训费。

涓涓热血情
长期在农村学校生活,他每月工资大多数都资助给了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当地的贫困群众,人们笑称他为“月光族”。他常用“早吃粥,晚浴足,野外出恭,夜独宿”当地民谚诙谐地谈自己清贫的生活和养生之道,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在朱湾人民心中,严老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好人。在计划经济时期,严老师的非农业户口粮食供应本很少在自己手里,哪家没有粮食吃,就去找严老师借粮食供应本,到朱湾粮站买粮,要是没有钱,还得向严老师借钱。这么多年来,严老师自己也从未开口让人归还。谁家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辍学了,严老师肯定会登门家访,慷慨解囊,帮助孩子继续上学。朱湾镇干部宋运动至今仍记得80年代时在朱湾中学读书时严老师给他买的卡基布衬衫。


虽然身处偏僻乡村,但严老师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奉献一份爱心。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严老师给北京红十字会捐款500元,请他们转给灾区学校;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严老师给中华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希望能帮助灾区重建学校出一份力;2010年青海玉树县地震后,严老师依然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010年,严明友老师听说大金山脚下的方家花园小学缺少乐器,就亲自去考察,还花330元钱买了一台电子琴送去。此外,严老师还给西卅店中学和其他贫困学校赠送了6台电子琴,满足孩子们的音乐梦。每年“六一”儿童节,严老师除了买来很多糖果,与学生们一道欢度节日外,还要捐出钱物给周边其他学校举办活动、购买器材,从未间断。今年六一前,他又捐赠了5000多元。严老师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积蓄、全部精力和爱心都无偿地奉献给了孩子们。


2020年1月8日,严明友老师将安徽省李锦斌书记看望慰问他的2000元全部捐献出来,另外自己再拿出500元,捐给朱湾小学1000元,捐给朱湾初中1500元。
节假日、星期天,严老师总会去生产队义务劳动,挑肥施肥、插秧除草、收割粮食,遇到什么农活干什么,从不要任何报酬。收种时节,他还带领学生们去帮助生产队干活,社员和学生们也常在休息时,请严老师给他们唱首歌,鼓鼓劲。

莘莘学子心


严明友老师自幼就有音乐天赋,靠自学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吹弹唱样样精通。他利用乐器伴奏,教学生大唱革命歌曲。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更好地教学生学习音乐,严明友老师买了一架钢琴,于2006年至2008年,他利用暑假自费到北京昌平区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培训班,每天花学费和食宿费105元,先后花去10000多元培训费。培训班钢琴教师金艳是朝鲜族的现役军人,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钢琴系的,她专门教授钢琴。



开始,她对已78岁高龄的严明友老师自费学钢琴的举动不理解,认为“是不是学习钢琴弹奏后,回家教学赚大钱?”当她得知严明友老师学钢琴是为了更好地义务教授农村的孩子时,深受感动,她说:“您这么大年纪还来与少年儿童一起学钢琴,不是一般的人,真了不起!”严明友老师笑笑回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想多学一点钢琴演奏知识和技能,回去更好地教农村孩子弹奏钢琴,提高演奏艺术水平。”

拳拳爱国心
严明友的一生曾有过两次参军经历。1942年因当地驻扎着一支新四军队伍,13岁的他经堂兄介绍报名参加了新四军,分在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文工队。1943年,新四军实施“精兵简政”,严明友因为年龄小个子矮,他和同乡的宋班超等小兵被部队精减回家继续读书。一直到1949年3月,严明友有了第二次参军的机会,中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滁县军分区。1950年调往滁县分区供给处,同年7月被调到十六步兵学校学习,前身为皖北军区教导团。


严老师连续30多年自费订阅《解放军报》,利用报纸上刊登的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学生。对好的文章资料,严老师经常进行剪贴,不惜花钱复印数千份,散发给学生们;并邮寄给合肥市一中和肥东县一中,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朱湾镇是革 命老区,在战 争年代,新四军、解 放 军在这里打过许多仗。每年清明节,严明友老师总要带领学生们去给烈士们扫墓,以此教育学生们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2006年清明节,严老师带领150多名学生到朱湾镇东边6华里的东圩村去给烈士们扫墓。到那一看,严老师心情很沉重。这里是战场遗址,1946年5月19日(农历4月19日),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八团在奉命北撤前,为了给朱湾革命老区留下安全的环境,当天夜里,向驻扎在东圩据点里的国 民 党顽军一七一师的一个独立营发起总攻,战斗打得很惨烈。此次战斗新四军打 死敌 军副营长以下20多人,而新四军也阵亡23人,负伤24人。



战斗结束后,有21名烈士遗体被当地群众自发凑钱买棺木抬到村东头掩埋,另有宋德岑等两位当地的烈士,被自己亲属抬回家乡进行安葬。


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烈士墓损毁严重,地处解放后修建的双河水库淹没区。当水位上涨时,烈士们的墓地就会被水淹没。看到烈士墓地的现状,严老师心情很沉重。从此,严老师四处奔走,将自己撰写的新四军攻打东圩子的战斗情况材料,多次送给上级有关部门,终于在原淮南市老市长宋长汉,新四军老战士、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单星等领导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县政府批准,朱湾镇政府牵头筹资在东圩修建了占地5亩的烈士陵园。严明友老师带头捐款2000元,表达对烈士们的一点心意。2011年5月19日,朱湾镇东圩烈士陵园建成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这里成为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4年4月5日,清明节,4米多高晚霞石雕刻的“大户刘战斗纪念碑”,终于在朱湾镇大户刘战斗遗址落成。2014年9月30日,在全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严明友老师和朱湾中学200多名师生一起,来到“大户刘战斗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进行宣誓。


1990年,严明友老师即将光荣退休,按规定他可以享受离休待遇。11月初,县教育局通知严明友到县委组织部补充填写2张表格,办理离休手续。但是,严老师却说:“想想那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我幸运多了。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应该向组织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


如今,严明友老师已经是91岁的高龄了,在他瘦小的身躯里,却依然流淌着革 命的红色血液,他无怨无悔地坚持义务教学,把爱心献给农村的孩子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7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