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筹备6年,李宗盛的第一部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前几天正式巡演。
入行三十余年,写歌三百首。凡有华人处,皆有老李歌。
在那独一份的“李氏念唱”里,一段段人生的故事,一份份深藏的心事,总能扯下我们的坚强,让岁月打磨的痕迹一览无遗。
张艾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刘若英说:也许你现在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他写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只是那个唱哭你我的李宗盛,我们真的认识吗?
《一个人》
“一个人在理想与现实中跌倒”
1958年,李宗盛出生于台湾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瓦斯行老板,母亲是国中老师。
李宗盛学习很差,小学时总是拖班级后腿,中考时又落榜。
母亲觉得没面子,给他报了个补习班。补习班老师向李母保证:“只要你把孩子送来,我就能让他考上好高中。”
第二年中考放榜,整个补习班只有两人没考上重点高中,李宗盛是其中之一。
无奈,只好另寻他路。
参加私立高中考试,落榜;参加教会学校考试,落榜;去考国立艺专,试唱考了零分;听写,又考了零分。
最后,李宗盛只好去离家很远的新竹,上了个私立工专。
工专第二年,他又挂了不少科。别人读5年毕业,他用了7年还没修够学分。
“在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是一个可以在社会存活的人。每走一步,就会被一再告知:你注定成为一个没出息的人。”
那是李宗盛的少年时代。
没有才华,没有颜值,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仿佛一无是处。
在万分痛苦中,他写下了《一个人》,也记录了一个少年的仿徨与苦闷。
“一个人独自在漆黑的夜里奔跑,这样的感觉,压得我不知怎么才好。一个人在理想与现实中跌倒,这样的创伤,要多久才能医得好。”
歌成之年,李宗盛17岁。及至发表,却已是十年之后。
人总要走出阴暗,才能回首直面阴暗。只是走出这一程,李宗盛用了整整10年,所依仗的,也不过是一把吉他。
1976年,李宗盛和几个好朋友玩起了乐队。
1982年,他帮郑怡制作了《小雨来的正是时候》,让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
1986年,他出版了首张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在“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评选中,位列第五。
1989年,为陈淑桦制作专辑《梦醒时分》,成为台湾唱片业第一张销售过百万的华语专辑。
一个人真的会一无是处吗?
李宗盛用十年光阴给出了答案:那个曾经一事无成的小李,也可以成为人人爱戴的音乐人。
多年后,李宗盛说:
“世界是如此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这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给他一把吉他。”
那些少年时代的不堪经历,也促成了(日)后的人生际遇,成就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李宗盛。
来源:职场技巧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