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设立排队区,按照班级交错开,所有入校学生在此排队,每人必须相隔1米。
②
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一米的距离没有概念,学校准备了“一米棒”分发给低年级的学生,用于保持距离。
幼儿园小朋友身后的小翅膀,都是由家长和老师精心设计制作的,背在身上不仅非常可爱,同样也起到了控制距离的作用。
③
学生入校前必须经过测温消毒通道,工作人员用红外线仪器为学生依次测量体温,双手喷消毒水。
做好登记一系列工作后才可入校,除学生本人外,其余任何送护人员禁止入内。
学生在排队的时候按照地面上的黄色标识站立,每个小脚丫贴纸间都是一米的安全距离。
拿着“一米棒”的小朋友们都很谨慎,当有其他小朋友要靠近时,就先提醒:”注意距离!注意距离!”滁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说,这样不仅让孩子们能够直观感受一米的距离,还能牢记“保持一米安全距离”这样的卫生防疫知识。
④
进入校园后依然有明显的标识,学生们依次排好队等待同学到齐后,再由老师带领进入班级。
⑤
原来学校门口的一系列检查只是第一步,到了班级门口还要进行第二次测量体温和消毒,由老师做好记录,温度正常才能进入班级。
每个班级门口都摆放着这样一张桌子,免洗洗手液、体温枪、防疫物品存放箱这三样东西是标配。
学生已经就位,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滁州外国语学校的教室,看看孩子们第一天上课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小学部,外墙上贴满了防疫小知识,老师说这些都是孩子和家长疫情期间在家里准备的,时刻提醒着自己和他人防疫在行动~
为了疫情防控,教室里的桌子全部拉开,一人一座,没有同桌了。而且,小编发现每张桌子上都有姓名签,提醒小朋友自己应该坐哪里。
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戴好了口罩,很快进入了听课状态。
开学第一天,老师带领学生们再次了解疫情相关的知识,学习防控疫情英雄事迹,同时增加了心理疏导等课程。
老师让同学们上台分享寒假那些趣事,很多学生积极举手!
课堂里的氛围变得轻松,往日熟悉的感觉在一点点找回!学生们通过分享,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因为疫情,学校的教学发生了改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防护能力,课堂上还增加一些防疫知识,就连常规的眼保健操也变得和印象中不一样了。
课间休息,也要让眼睛放松一下,学生们正在做的无接触式眼保健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孩子们做眼保健操不是用手揉穴位,而是竖起手指在眼前“晃悠”。他们或双手食指竖起,向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伸出,或单手在眼前"挥舞"。眼睛始终盯着手指,随着手指运动调整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保护好眼睛是每个学生的责任。疫情之下,应该减少手部和眼睛的接触,这种无接触式眼保健操,不仅能够放松眼睛,达到保健效果,而且卫生又实用!
滁州外国语学校一年级的学生还向我们展示了早上现学的洗手操,简单又好记。老师和我们说这是复课第一天的必学课程,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枯燥呆板的洗手方法遇上动感的音乐,这感觉好像嘴上哼着小调,心情好得冒泡......
第一天开学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原来,老师们一早就准备好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和零食,迎接宝贝们的到来!
一进门又看到了体温监测点,和小学生一样,每一位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得再一次接受温度计的检测。
活动教室还是原来的模样,老师们打扫的干干净净,仿佛过去的只是一个周末。
幼儿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班级上课。
哈佛班小朋友的开学第一课就这样开始啦!孩子们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和老师见过面,却丝毫不见陌生感,课堂氛围在外教老师的引导下欢乐而融洽。
“最长假期”终于结束了!滁州外国语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幼儿园的孩子也步入学习的正轨!
当学生们再次回到学校,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都戴上了口罩,熟悉的校园多了随处可见的防疫标识,学习的内容多了实用的防疫知识,还有班级门口桌子上摆放着的温度计和防疫物品,都在时刻提醒着疫情还未结束。
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学习之路还有很长很长,家长们也无需太担心,孩子从入校的那一刻开始,学校一定会在保护他们安全的基础下授以知识!
疫情防控常态下的校园,变的是学生对疫情多了一份了解和敬畏,不变的是学校对于学生的爱与责任。小编也希望家长们能多叮嘱孩子,勤洗手,多消毒,放宽心。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