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味道,经历了几代人的口味沉淀。这其中,除了味道本身之外,还有一些背后的故事值得写出来!尝味道,写故事。这就是滁州吃货小分队“味道”栏目存在的意义!2020年1月14日【味道| 第十四期.百喜锅贴饺】,告诉我你身边的“味道”,寻找味道背后故事。加小编微信号kp896588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注:【味道】栏目不收取商家任何费用,更加专注味道本身和店背后的故事!
和料、擀面、煎炸......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丝毫马虎不得却又每天循环往复着,只为那一口熟悉又带有烟火气的满足感。倾斜一定的角度,不断地旋转铁盘,时刻用小铲调整好锅贴的间隙。等待约6、7分钟,掀开锅盖的一霎那,油锅发出的滋滋声,能让人的口水流一地!
筋道的面皮、新月状的身材、酥软的“腰”、焦脆的“臀”,丰盈却不油腻的汤汁,缺一不可。滁州人爱吃锅贴,一定要吃刚出炉的那一口,带着镬气上桌,再烫也不舍得松口。
本期的味道就是能把滁州人吃撑的百喜锅贴饺, 主人公是张师傅
张国兵,滁州人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找的味道人物
清晨的紫中路,拆迁的路面的虽然坑坑洼洼,但卖早饭的摊子依旧人声鼎沸。
屹立在新鲜空气中的旧楼,同东边刚升起的旭日一起迎接这座城市美好的一天,整个世界一副安然明了的样子。
路边的早餐摊接踵离开,背着梦想的年轻人开始忙碌的一天,九十点钟的街道逐渐慢下来。太阳越升越高,整个街道变安静了起来。
30年的温情
时光倒回凌晨四点,张师傅起床收拾包好的饺子放入三轮车上,把做好的小菜放在三轮车的后座,张师傅的爱人起床开始烧稀饭和辣汤,把小笼包需要的面团带上,夫妻俩骑上三轮车向店里骑去。做上第一锅锅贴饺,直到五点半的冬日晨光微熹,准时迎接第一位客人。
张师傅之前是做小笼包的学徒,当时在滁州卖锅贴的还很少,想着试试做做锅贴看看来补贴些家用,没想到一做就是这么多年。和爱人的认识也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两人各自是隔壁店铺的学员,一来二去,便熟悉了,爱人跟着张师傅身边,一下就是风风雨雨的28年。
一路颠簸换了几次摊面,辗转到1996年终于在紫中路有了个像样的门面。这样二十年如一日的温情已经不多见,从早些年间的一毛钱一个到现在的八毛钱一个,在猪肉疯狂涨价的今天,价格也没多贵,但用的材料都是每天现买的、新鲜的。
七点多,正是吃早饭的时间,买锅贴的大爷大妈们,时不时地向老板问道 -“这锅个有我的?” -“等一下奥,下一锅就有咯”
一边说着,一边淋油、合盖、闷煎、等待……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虽忙忙碌碌,却气定神闲,一点都不慌乱!
一定要吃刚出锅的锅贴,一锅出来数分钟告罄,雾气腾腾中,吃准“最好的时光”!金黄金黄的锅贴,让人食欲大增,叔叔手起夹落,将锅贴快速夹进碟子里,动作一气呵成,毫不含糊。
锅贴的个头圆鼓鼓的,皮子属于不厚不薄的那种,锅贴底部微微泛焦,焦脆的口感。轻咬一口,汤汁瞬间往口腔迸发,汁水十足。百喜家的肉馅肥瘦比例掌握得不错,所以一点也不会觉得腻。
几张小桌子,一个圆扁的浅口大铁锅,简简单单。食客们踏着清晨的雾气来,带着一身的饺子味儿去。生意从清晨做到十点多,虽然简陋,但桌椅碗筷全部清清爽爽。
滁州人记忆中的锅贴
几块钱的锅贴、一碗辣汤、配上几碟小菜,一顿平常暖心的早餐便好了。吃饱喝足,整个上午都能精神满满。
必不可少的鸡蛋、小菜,充实着一个个饥饿的清晨。小菜的选择多的让人眼花缭乱~都是老板娘亲手做的小菜,豆腐乳配稀饭别提多对胃啦!
不大不小的锅贴,一块钱两个,皮薄馅多五块钱管饱。等个人几分钟的时间再吃,皮依然是酥的,不得不说,这锅贴我是服气的。怪不得老板说“一早上卖三十几锅不是问题。”
店里的阿姨从做姑娘的时候就做小笼包,动作麻溜得很……小笼包在阿姨的手中有了灵魂,小笼包只有现包现卖的才好吃,叔叔在外吆喝着锅贴,小笼包在一旁冒着热气...
“安徽台都特地过来吃我家的锅贴的!”,即使带着口罩,也能听出阿姨口气中的小自豪。
十点多的时候锅贴已经卖的差不多了,阿姨先走一步前去买菜,叔叔留在店内收拾桌椅。之后店面便开始卖起了卤菜。
十点半新鲜的肉在菜板上老老实实的待着,肥瘦要相间,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肥,猪皮要做皮冻,张师傅麻利的切着肉,切好后放入绞肉馅的机器,把肉、葱、姜放入机器中,开始做起了馅料。
另一边,张师傅开始和面,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散发热气,等馅料出来后,几位阿姨齐上阵,一起包锅贴,齐齐发力!包好的锅贴,简直是阅兵现场,引起强迫症患者的极度舒适。
张师傅,双手就像是有魔力一样,拇指并拢只需一捏,一只月牙状的锅贴便充满了刚柔并济的灵魂。
所以,好吃的锅贴必然有一日复一日的手艺在支撑,每一个饺子的背后,都是年年月月经验的积累。
下午一点,终于包好了第二天所有需要的饺子,老板最大的爱好便是去钓鱼,老板娘最大的休闲去处便是打麻将~晚上七八点就入睡的他们,为了第二天每一位食客空空如也的肚子....
简单不变的初心
在这些年的城市建设中,大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淡,尤其是这种历年已旧的老味道。在繁华的都市中,找寻一份老味道变得更加的困难...
马路越修越宽敞,带来了更便利的生活,也带走了小时候走街串巷隔几家就能拎份好吃的,跑回家的快乐。百喜锅贴喂饱的,不仅是你的胃,还有多年不变的初心~对滁州人来说,吃的不仅是味道,还有情怀。对于未来的百喜,张师傅的愿望是,希望能找到一个靠谱的学徒,继续把百喜锅贴越做越强,至于他们夫妻俩倒是也可以休息休息了.......
地址:滁州市琅琊区凤凰西路423号
店名:百喜锅贴饺
今日互动话题: #猜一猜百喜锅贴名字的由来#
添加阿拉蕾微信 拉你进吃货福利群~
出品:滁州吃货小分队 摄影:阿拉蕾 文案:阿拉蕾
版权声明 本文由「滁州吃货小分队」出品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联系电话:+86-18900501753(微信同号) 【E滁州优选是E滁州旗下唯一电商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