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求最迫切的是老年人。因为没有电梯,面临着“出门不易、回家更难”的尴尬,很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被迫成为“悬空一族”,连下楼散步遛弯都成为一种奢侈。
家住赣州市水利局宿舍小区的邬湘妹老人,几年前因为中风导致偏瘫,只能坐轮椅出行。每次去医院复查时都颇为艰辛,家里至少要出动两个成年人——一人扛轮椅、一人背老人。由于上下楼太艰难,老人平日里基本不出门,看电视成了她唯一的娱乐。
江西省政协常委涂书田曾多次写提案要求加快加装电梯进度,他在调研中发现,像邬湘妹这种重病和残疾老人在江西老旧小区中数量不少。因为没有电梯,很多居住在高层的老人有的甚至几年都没有下过楼,整日蜗居在小屋中。6年来,围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5名省政协委员先后提交23件提案,反映出基层群众的热烈呼声与期盼。
为了消除老旧住宅电梯缺失的“民生之痛”,以业主自主筹资、政府提供奖补为主要内容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应运而生。然而,政策试点之初人们就发现,真要成功加装一部电梯绝非易事,其过程和难度堪比“过五关斩六将”。居民统一意见难,资金筹集难,政府审批难,施工验收难……一只只“拦路虎”挡在了想圆电梯梦的居民们面前。
说起加装电梯之难,家住吉安市吉州区电信小区的龙华里老人很有发言权,82岁的他是当地最早申请加装电梯的居民之一。2019年11月,听说吉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意见出台,人在外地的龙华里当即赶回老家,自告奋勇担任所在单元的加装电梯牵头人。
为了凑齐审批材料,龙华里一趟趟跑腿、一次次做工作。《老宅加装电梯申请表》《各地加装电梯融资方案》《房屋结构安全报告》《账目明细单》……在龙华里家的书桌上,堆着足有一米多高的各类申报材料、参考资料。
由于个别低层住户对加装电梯出资方案存在异议,几个月时间里,龙华里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趟、遭了多少白眼。最终,在社区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龙华里的热心打动大家,住户们达成了一个公平合理的筹资方案。根据当地政策,每部加装电梯可获得15万元政府补助,平摊下来每户只需投入2万多元。2020年底,工程终于完成,居民们纷纷对龙华里竖起大拇指。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和流程,再也不需要加装电梯牵头人像以前那样折腾了。”吉州区住建局局长李明志说,加装电梯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试点政策刚出台时各地很多工作环节没有理顺,最关键的是如何促使居民达成协议,因此,像龙华里这样主动牵头参与的热心人和探路者作用就特别重要。
为了打开突破口,我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鼓励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房改房等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开展加装电梯示范,总结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一系列运行管理服务机制,达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效果。如今,全省已有数千户居民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协商,最终建好并用上了“幸福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