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林留靓影 彩云洞前寻幽静
——随足迹户外J线活动散记
我行我宿和犀利前些日子,为了给大家增添一个春天游玩的地方,抽出宝贵的时间,在滁州的周边开辟了这条一日游的好线路,集赏景,爬山,观洞,茗茶,体验,农家乐于一体,使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八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用壮观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是组织者没有想到的。这次出行队伍中,孩子也占了不少的比例,从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孩子辛苦一周读书学习,到了周末也该带孩子出来放松一下,给他们减减压,劳逸结合嘛。
进入花山镇下车,步行几里到达彩云洞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凤尾竹园,高大的竹子郁郁葱葱,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穿过竹园开始向彩云洞前进,我初识彩云洞是缘于07年,那年的五一是个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日子,犀利花无缺一行九人,带着腐败的烧烤用品,探洞用的各种用具和长达100多米的绳索,深入洞内百米探险。随便强调一下,在没有探洞经验和足够的装备(包括灯具,几百米绳索,头盔,护具,火把等等专业用品和8人以上),请不要轻易的探洞,草率的探洞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想想当年犀利花哥相当的可敬可佩,他们是有备而战。可惜当时我没有参加,只有羡慕的份了。言归正传,彩云洞位于山的顶端,山路非常的陡峭,加上前几天刚下过雨,路滑难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的大家看洞的激情,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勇敢地爬到了山顶。
今日的花山曾经是明代滁州十二景之一,名曰:“花山簇锦”,明尹梦璧原画题词云:“此发滁祖山也。层峦叠岫,望如簇锦。”这就是“花山簇锦”的由来。当年花山一代,山花烂漫,花儿随山势重重叠叠, 五颜六色,像一块绣满花朵的锦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而今随着岁月的流逝,明朝当年的景象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番美丽的画面。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取代了野花,更令人叫绝的是成片的茶园和果树。深绿的茶树错落有致,布满了一座座的山岗,村村通的山路蜿蜒其中,划出了一个大大的S型。初春时节,茶树吐出了嫩芽,采茶女穿梭在绿色之中,纤手快速的在茶树上游动,极品春雪就这样诞生了,据说一斤这样的干茶,要卖到上千元。本想到了施集——茶的故乡,买些几斤新茶回去品品,看来计划要泡汤了,不能论斤地买,只能成两的称了。
一路欢歌,爱(二)心传递,三山五岭,四时之景不同,无(五)限风光,六七里山路,跋(八)涉上瘾,浑然不觉,久(九)久回味,食(十)在农家。
午间,进入茶场的农家小院,鲜花满目,根雕木椅,竹桥流水,在这种美妙的环境之中大家欢聚一堂,举杯畅饮,想不醉都难。饭后,听听茶文化讲座,聊聊家常,闭目养神,几位女同胞忽忽悠悠的仿佛进入了梦乡,此情此景不由的想起了欧公的名言,寄情于山水之间,少饮辄醉,这种醉是陶醉的醉。
说道酒,我想起亲眼所见的一件事: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乌咪,为了让大家少掏腰包,一个女同志,身背6瓶质优价廉的白酒,爬彩云岭,徒步数里,每当沿途看到小朋友随手乱扔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带到山下处理。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是一切为了大家和团队的崇高境界的完美体现。这次活动乌咪不挣大家一分钱,全部费用现场AA。还有我行我宿犀利,探路联系农家,来回奔波不图回报,图的是什么?图的是大家一天的开开心心,大家一天的快快乐乐,孩子们一天的蹦蹦跳跳,去感受和发现滁州周边山水的美。在此感谢所有付出辛勤汗水的同胞们,是你们使户外活动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使户外活动的精髓无处不在。